「美感教育」為核心的素養指標,但從高中到大學,學習的內涵與期待也逐步轉變──從基礎的感知力、表達力,到進一步進行批判性思考、跨領域應用,這段轉換的過程,該如何被理解與銜接?本講座探討美感素養在教育歷程中的轉變與銜接,從高中階段對感知力與創造力的培養,延伸至大學教育中對批判思考與跨域應用的重視。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、研究發展處處長,兼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。長期投入文化政策、藝術教育與表演藝術發展,並活躍於媒體評論與公共事務領域。此次將結合教育現場與政策實務經驗,探討從高中到大學階段美感素養的培育路徑,分享如何在不同教育階段建構學生的美感理解與文化視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