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對孩子來說最重要?懂得生長地的在地文化,愛自己的家鄉,並由此連結至國際。--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教師在課程中融入南管音樂、宗教文化、影戲工藝、在地文創等與地方藝文結合的內容,將視覺藝術、音樂、表演藝術結合數學、科技、文學等不同學科,透過學校與在地社群的合作,讓地方藝文資源有機會進入校園深耕,整合美感教育資源,發展出屬於台灣校園的在地課程,進而促進跨區協作與國際交流,永續深耕臺灣美感教育。
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,專注於多元文化教育與課程教學。深耕臺灣教育,二十多年來筆耕不輟,發表著作與論文逾60篇,主持與參與研究計畫近60件。著有《轉化的力量》等專書,近年積極推動美感教育與國際交流。曾獲多項教學與服務獎,以堅定的心,陪伴師生成長,培育具全球視野與美感素養的多元文化公民。
一個有合唱團與樂隊可以帶的音樂老師,每天與學生在音符裡冒險。天生藝術魂,樂於爭取資源讓學習充滿驚喜。立志成為學生的引路人,陪孩子們在教育的大地圖中自由闖蕩,奏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樂章。
現為新北市國中藝術領域輔導員以及新北市青山國中表演藝術教師。擁有表演藝術與音樂領域雙專長,致力推動跨域美感與國際議題融入於表演藝術教學。 專長在地永續美感行動,持續透過藝術課程、展演與教育合作,實踐美感教育在地紮根、國際接軌。
低彩度的重度迷戀者,倚賴直覺且對完美有點小偏執的天蠍座。在跨領域合作中開啟自己對於教育的想像,跟夥伴們的深刻對話是一趟自我認識之旅,從發現你的文案力走向故事培養皿,仍持續走在師生共創的航道中。